李金斗个人资料
李金斗,相声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相声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他十三岁坐科学习相声艺术,深得前辈王长友、谭伯儒等相声艺术家的真传,出科后,又拜相声名家赵振铎先生为师。李金斗博采广收各相声名家的表演艺术特长,集北京的清雅,天津的火爆,东北的粗犷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相声代表作有《武松打虎》、《捉放曹》等。
李金斗5岁时,母亲临终托孤,把他交给自己的闺中密友赵贵荣。赵贵荣从此终身未嫁,与他相依为命。在养母身患绝症后,他如同亲生儿子细心伺候,让养母多活了20年 。
李金斗的生母李惠兰1920年出生在北京通县一个地主家庭,漂亮而富有才华,日本辅仁大学毕业,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次朋友生日宴会上,22岁的李惠兰认识了一位英俊青年,彼此很快相爱了。她的父母却希望她嫁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对二人的恋情强烈反对,李惠兰以沉默来反抗,态度决绝,同时拜托与自己同岁的闺中密友赵贵荣对父母反复游说。她的父母最后不得不默认了这门亲事。婚后,李惠兰于1943年生下大儿子李金生,1948年初生下小儿子李金斗。1948年秋,丈夫执意要去美国留学。李惠兰舍不得他远涉重洋,况且两个孩子十分年幼,便苦劝丈夫留下,但丈夫去意已决。丈夫临行那天,李惠兰抱着不到一岁的李金斗,无奈地把丈夫送到了天津塘沽港。丈夫从此出发,远去美国。李惠兰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娘家。为了养活孩子,她同时兼做了3份工作。李金生10岁患了"大肚痞"(肝腹水),肚子越来越大,身体却越来越瘦。母亲心疼得直哭,不顾自己的病,跑出医院照顾大儿子。可不到半年,李金生还是死了。大儿子的夭折对李惠兰打击非常沉重,她整天以泪洗面,病情越发严重。外公只好卖掉苏州胡同下坡路的院落,租了两间小房居住。
孙殿华是李金斗发小,除了踢球,还特别喜欢相声,从剧场或广播中听来的各类段子,他能学得惟妙惟肖。学校每有活动,都少不了他的相声。不过,每次表演,都是李金斗给他捧哏。其实,李金斗当时并不喜欢相声,但为了跟他踢足球,只好做他的搭档,陪他上台表演。孙殿华找到李金斗,照例请他捧哏。原来,北京市曲艺团招收相声学员了。在考官们面前,他俩说了一段用电影名编的相声《我的历史》。面试后,李金斗又参加了复试,被正式录取了。当时他想,进曲艺团后就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并为养母治病,不再让重病的养母担忧了。外公外婆得知他被招为相声学员的消息后,当即找到赵贵荣,强烈反对他进曲艺团。赵贵荣也劝李金斗还是好好上学,争取将来考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在赵贵荣看来,说相声油头滑脑、不务正业,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1969年8月13日,文革中的李金斗因受外公是地主的影响而受到批斗,不得不离开北京,先后到京郊的南口农场、团河农场、天堂河农场接受艰苦的劳动改造。4个多月后,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但此时,因受到外公是地主出身的影响,他被打入了"另类"。曲艺团领导对他说:"今后你必须改行,绝对不能让你再上台说相声了!"
1971年中秋节,在养母张罗下,23岁的李金斗与同事、单弦演员张蕴华喜结连理。李金斗决定和妻子一起照顾好养母。然而,1972年3月的一天,赵贵荣忽然被查出患了胃癌。听到这个消息,李金斗只觉得自己的天空彻底坍塌了。此后几年,为挽救养母,他四处求医。
1976年底,文革以来第一次全国曲艺调演举办了,但他这个"挖防空洞的人"没有参演资格。他于是终日埋头苦干,让极度的肉体疲劳麻木自己的灵魂,他终于痛下了改行的决心。他认识了"全聚德"烤鸭店的厨师,就跟他学起了厨艺。这意味着他将从此远离相声事业,那份揪心的疼痛让他夜不能寐。但更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养母的绝症需要精心调理静养,他决定潜心钻研做菜手艺。李金斗先从配菜练起,再就是颠勺,不久,"熘肝尖"、"爆肚丝"。赵贵荣手术后,在李金斗的精心照顾和良好厨艺调理下,此后10多年里,病情没有复发。然而,1985年初秋,赵贵荣的病突然复发了,吐了很多鲜血。在医院输血时,医院血浆告急,O型血的李金斗立即伸出双手,请求医生抽他的血……这救命的400毫升鲜血输入后,赵贵荣再次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此后,李金斗不分昼夜守在养母病床前护理她。李金斗
曲艺团的同事陈涌泉忽然找到他,请他参加"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这个消息太突然了,让李金斗欣喜若狂,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参加这次盛会!李金斗当时已经38岁,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了。 李金斗手头这个需要修改的段子,就是后来多次参赛获奖的相声脚本《武松打虎》。李金斗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修改本子。陈涌泉则经常跑到医院来,与他一起研究和修改。经过他们精心细致的二度创作,一部全新的《武松打虎》出笼了。为了儿子顺利演出,赵贵荣强行出院了。她的胃因手术切除,必须少食多餐。为了照看养母,李金斗就让陈涌泉到他家里排练。1986年春,《武松打虎》如期参加了曲艺调演,并分别获得了"全国首届电视相声邀请赛"一等奖和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新曲目大奖赛"一等奖。此后,他与搭档陈涌泉经常参加各类演出、电视转播、广播录音等,他们后来合说的《闯三关》、《怕字当头》、《小胖墩》、《一鸣惊人》等也产生了极大反响。李金斗从此走进了事业高峰。
李金斗演艺经历工作单位: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
13岁坐科学习相声艺术,深得前辈王长友、谭伯如等相声艺术家的真传。出科后,又拜相声名家赵振铎先生为师。
1979年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表演一等奖。
1985年,李金斗和陈涌泉以《武松打虎》获得曲艺组惟一的一项"优秀表演奖",一炮走红。1986年,李金斗又获得了"全国首届相声邀请赛"逗哏一等奖和"全国新曲目大奖赛"一等奖,被人称为"三连冠"。
1995年李金斗获得"侯宝林金像奖",并被评选为"全国当代最受观众欢迎的八大相声演员"之一。
李金斗一出场,观众能立刻感到轻松、明快,他台风潇洒,表演生动细腻,魅力无穷,是一个具有全面才能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现为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武松打虎》 、 《五十子》 、 《救救孩子》 、 《老鼠秘语》 、 《夹板气》 、 《唱京剧》 、 《省略语》 、 《捉放曹》 、 《醉酒歌》 、 《东施效颦》 、 《天文学》 、 《扒马褂》 、 《搞对象》 、 《认倒霉》等。李金斗先生
年份类型作品合作者1989相声
《送春联》
陈涌泉等
1992
相声
《宠物热》
陈涌泉
1994
小品
《跑题》
石富宽等
1995
相声
《新春乐》
石富宽等
2007
小品
《免费电话》
赵卫国、大兵 剧名上映时间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
《八旗子弟》
1987
客串
朱传光
潘长江, 李丁, 莫岐
剧名上映时间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大内咪咪探
2007
潘长江
潘长江
, 李丁, 石富宽
2009年 柏蓝地板形象代言人
2013年 中国泥灸集团藏秘香泥灸等系列泥灸代言人
从门徒弟刘颖、毛威、武洲、冯巍、大兵、方清平、付强、韩冰、刘畅、马蒙、陈小锋、刘维、王洋、杜伟、秦戈、李建伟、郑美林、梁一博、汤化南、万宇、臧志彪(叫卖大王臧鸿先生之孙)、郭晨、李宽、张腾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徐强(北京相声第二班演员)、李清、李冲、周卫星(湖南省本土著名笑星)、徐强、徐明哲、薛晓冬、张伟等五十余人。
2016年7月10日,相声新秀韩小宝在京举行拜师仪式,正式成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的关门弟子。
演出活动10月3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初八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由李金斗、宋德全合作发起。李金斗有号召力,很快就有一批优秀相声演员响应这件事,马季先生亲自为周末相声俱乐部题匾。
5月27日,农历乙酉年四月二十日:中国曲艺界纪念陈云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曲艺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在苏州举行。
在苏州举办的这次活动,包括出版学习陈云同志文艺思想的纪念文集、学习陈云同志文艺思想座谈会和纪念演出。著名曲艺艺术家姜昆、刘兰芳、李金斗、巩汉林、金珠、王汝刚、李九松等献演相声、评书、小品、评弹、滑稽小品、二人转、滑稽双簧等精彩曲目。
7月8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初三日,晚: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开幕
中国曲艺节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曲艺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本届曲艺节比以往几届规模大、时间长、参与面广。
开幕文艺晚会的4位主持人杨澜、朱军、窦文涛、朱丹妙语连珠地串起了音乐摇滚快板《礼花辉映杭州城》、曲艺联唱《贺曲艺之花香四季》、绍兴莲花落《三个巴掌》、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等11个精彩节目。
曲艺界著名演员姜昆、赵本山、黄宏、冯巩、侯耀文、刘兰芳、李金斗纷纷亮出各自得意之作。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梁天、王馥荔也像模像样地唱起了单弦,操起了山东柳琴,唱起了苏州弹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分别用京韵大鼓和天津时调作了精彩表演。
8月6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初二日:图书《相声文集》出版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一群相声演员,策划出版了赵福玉、孙晨、刘俊杰、康松广4位作者的4本原创相声文集。演员为作者出相声文集,这在国内属首次。
在文集发布会上,四位作者被推上前台,姜昆、刘兰芳、李金斗等纷纷前来捧场,相声界的前辈和专家常宝华、梁秉堃特地到场祝贺。
9月6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三日:《醒木惊天连阔如》出版,《江湖丛谈》再版
离世34年后,评书大师连阔如的首部传记《醒木惊天连阔如》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同时,连阔如的遗著《江湖丛谈》再版发行。
很多曲艺界、戏剧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参加了新书首发式,有常贵田、侯耀文、谭元寿、林汝为、李金斗、孟凡贵、陈涌泉、李燕等。
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晚: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举行
"曲艺表演艺术家王学义从艺60周年专场演出"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行,陈涌泉、李增瑞、李金斗等曲艺名家上台表演了节目,向这位老艺术家表示祝贺。在热情观众的感染下,时年71岁的王学义亲自登台表演了数来宝《同仁堂》等传统曲目。
此场演出是"2005北京幽默艺术节"的一部分。当晚演出的剧目丰富多彩,张志宽表演了快板书《武松赶会》,王文友和李业明表演了双簧《说说唱唱》,陈涌泉的单口相声《无鬼论》。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和李建华搭档说了一段相声《红灯记》,而王学义的两个徒弟段军和康有纯合作了一个相声段子《轻歌曼舞》。
2005年9月24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廿一日,晚:廉政相声专场演出举行
相声演员李金斗第一场
邀请了刘兰芳、李金斗等老、中、青艺术名家、优秀演员联袂献艺,节目短小精悍、异彩纷呈,使广大观众通过观看演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
2005年10月6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四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二场
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二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由相声界最有名的大腕和最有实力的中坚力量用最优秀的新作品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段子怀念大师、答谢观众。
第二场
由姜昆、戴志诚、李金斗、陈涌泉、侯耀文、石富宽、李伯祥、李立三等著名演员表演清一色的优秀传统段子,有的段子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而观众百听不厌,让人不能不感佩相声艺术的魅力和演员与时俱进的敏锐。
2005年10月7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
第三场
由马季先生和他的搭档刘伟合说一段《找名牌》。在他们之前还有唐杰忠、崔喜悦、笑林、李国盛、师胜杰、常宝华、姜昆、赵世忠、李金斗、李建华、侯耀文、石富宽等9对名家带着他们的拿手节目出场。
2005年10月1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九日,晚:"活力泉州"中国曲艺巨星专场晚会举办
演员及演出节目有:牛群,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片段,常贵田和王佩元的相声《始于足下》,师胜杰、孙晨的相声《笑口常开》,李金斗和李建华的两个相声《五十子》、《酒名歌星》,姜昆、戴志诚的相声等。
2005年10月22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二十日:李润杰金像奖快板新作展演举行
开幕式在天津八一礼堂举行。开幕式上天津市曲艺团韩宝利、刘玉玺、刘小凯、韩晴、韩旭、陈茜表演的"换手联弹",通过几位乐师珠联璧合的演奏,让观众连呼过瘾的同时也不禁感叹"绝活"真"绝";由张志宽、李少杰、王佩元表演的新编快板书《千古绝唱》荟萃了李润杰快板书的精彩片断,也揭示了李润杰之所以成功的缘由。刘兰芳的评书《三国演义》片断,姜昆、戴志诚的相声《精彩网络》,李金斗、李建华的相声《如此广告》,王谦祥、李增瑞的相声《如此包装》,山西曲艺演员王兆麟、马小红表演的小品《罪证》,郝秀洁的西河大鼓《绣金龙》也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2005年10月23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一日,18时:侯长喜收韩云飞为徒
在北京培新宾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长喜先生收徒仪式隆重举行。青年演员韩云飞正式拜侯长喜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艺术。参加这次拜师仪式的有相声届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张永熙、赵世忠、杨少华、王学义,也有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相声名家李伯祥、杜国芝、李金斗、孟凡贵、刘洪沂,李立山等,李金斗先生主持了仪式。
2006年2月26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廿九日:孙小林收十位演员为徒李金斗漫画像孙小林在淄博举行隆重的收徒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青年相声演员拜入"孙家"门下。山东曲艺界刘延广、孙镇业等艺术家到场祝贺,张永熙、杨少华、李金斗、李伯祥、张志宽等几十位相声演员,也代表江苏、北京、天津等地的曲艺界同行上门祝贺。
2006年3月15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六日,20时50分:首届全国3·15曲艺晚会播出
晚会演员阵容强大,由姜昆、瞿弦和、李红联袂主持,刘兰芳及著名演艺界名人那英、阎维文、侯耀文、李金斗、师胜杰等共同助阵献艺。
2006年4月2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初五日:北京天桥曲艺茶社重新开张
北京天桥曲艺茶社在消失四十余年后重新开张。85岁的北京琴书老艺人关学增先生在弟子的搀扶下,为北京天桥曲艺茶社牌匾揭幕,并即兴演唱了一段琴书表示祝贺,博得满场喝彩。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李金斗等曲艺名家都到场祝贺,并受聘为茶社的顾问。
2006年4月8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十一日,晚: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举办纪念赵振铎诞辰七十周年专场演出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在东城文化馆举办专场演出,纪念赵振铎诞辰七十周年。赵振铎入室弟子李金斗担纲主演,陈涌泉、常贵田、刘洪沂、李嘉存、戴志诚等名家云集。观众称这场演出阵容强大、"活"硬、物超所值。
2006年6月3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八日:"媒体专家谈相声"论坛举行
"媒体专家谈相声"论坛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举行。此次论坛由东城区文委与东城区文化馆联合主办,著名相声演员、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席李金斗主持了论坛,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参加了论坛。
2006年6月25日,农历丙戌年五月三十日,晚:纪念尹寿山诞辰100周年、尹笑声从艺60周年相声晚会举行
众多京津两地相声名家加盟的"纪念相声表演艺术家尹寿山诞辰100周年、相声名家尹笑声从艺60周年"相声晚会吸引了满场的观众。演出中,相声名家尹笑声分别和田立禾、邓继增搭档,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观众,而李伯祥、李金斗、李立山的群口《扒马褂》大轴亮相,掀起了演出的高潮。
2006年7月29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五日,上午:武汉说唱团晋京暨夏雨田优秀曲艺作品与先进事迹研讨座谈会举行
罗扬、刘兰芳、李金斗、姜昆、田克兢等曲艺界、文艺界的专家、领导和夏雨田的夫人茅贵娴、女儿夏雪珊以及武汉说唱团主要演员等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他们回忆着与夏雨田交往的点点滴滴,纷纷赞扬夏雨田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曲艺艺术家。
2006年8月24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一日,下午:庆祝《空中笑林》开播10周年媒体见面会举行
李金斗和曲艺专家崔琦、青年相声演员应宁、热心听众赵惠民与《空中笑林》的两代主持人于万海、张宏、雅娟以及文艺广播的领导一起庆祝了《空中笑林》开播10周年。此后,《空中笑林》推出一系列活动,让普通相声爱好者能够和相声名家同台演出。
李金斗向《空中笑林》表达敬意:"这个节目对很多年轻相声演员走向艺术家行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得到了节目的帮助。而且,很多听说过却没有听过的老先生的经典段子我们都是在这个节目中听到的。这么多年,他们也为我们曲协提供了不少帮助。"
2006年9月29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八日:北京文艺台《空中笑林》十周年庆典晚会举行
相声晚会《空中笑林》的十周年庆典晚会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
马季、姜昆、唐杰忠、李金斗、常贵田、笑林等相声名家均将登台亮相,评书名家单田芳也加盟演出。李金斗主持。
2006年10月9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八日,10时:关学曾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关学曾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第一告别室举行,曲艺界名流刘兰芳、姜昆、李金斗等人前来送别;千余名琴书迷闻讯自发来到现场,用素菊与花圈表达了自己的哀思。
2006年10月11日,农历丙戌年八月二十日,晚:"海峡情·2006梨园百花春"戏曲晚会举行
主办方之一的福建海峡电视台精心设计了一个海峡两岸歌仔戏表演艺术家共同表演的节目《喜相逢》。这个节目源于两岸家喻户晓的歌仔戏名剧《梁祝》中的《楼台会》。福建海峡电视台专门组织精兵强将,将之进行改编,在传统闽南小调的基础上,糅进各种现代管弦乐元素,全新演绎。并将这个节目设计交由厦门歌仔戏剧团带到台北,和台湾歌仔戏名家唐美云共同协商,连手打造,真正实现两岸同唱一首曲。
两岸同唱一首曲的是王海玲和虎美玲联手演出的《花木兰》,先由王海玲的男版花木兰来个"刘大哥讲话",再由虎美玲的女版花木兰接唱"羞答答见元帅",最后男女花木兰携手共唱。此外,主持人鞠萍、笑星巩汉林、李金斗还共同演绎一段别有风味的红色经典《智斗》。
2006年11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六日,上午:李菁拜师胜杰为师
李菁正式拜师胜杰为师,成为其第十三位弟子。
仪式在北京亚运村都王烤鸭店举行,李金斗担任主持,师胜杰的其他几位弟子也到场祝贺。在向师傅、师娘行过拜师礼并赠送了礼物之后,李菁正式加入了"侯门"相声大军的行列。
2006年12月8日,时值"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开幕式当天暨济南大观园晨光茶社恢复之际,喜收来自山东郓城的小伙子张伟为入室弟子。
2007年2月3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十六日:2007年大连新春京剧晚会举行
2007年大连新春京剧晚会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举行。演员有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袁慧琴以及票友阮宝利及毕诗考等。唱段包括《曹操与杨修》、《野猪林》、《谢瑶环》、《锁麟囊》、《四郎探母》等,于魁智、杨赤演唱新编组合《贺岁图》。主持人为相声演员李金斗。
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19时30分: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第一场
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大审案》(李伟建、武宾)
《铃铛谱》(常贵田、王佩元)
《罗成戏貂蝉》(王谦祥、李增瑞)
《君臣斗》(陈涌泉)
《杂学唱》(刘洪沂、李嘉存)
《汾河湾》(李金斗、刘颖、李建华)
群口相声
《怯讲究》
2007年2月22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五日,19时30分: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第二场
2007春节传统相声晚会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2007年5月13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七日,9时30分:赵世忠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相声捧哏演员赵世忠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刘兰芳、姜昆、李金斗、苏文茂、郭德纲、唐杰忠、冯巩、牛群、笑林、王谦祥、李增瑞等曲艺界的近百名知名人士前来吊唁。
2007年5月19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三日:中国曲艺周精品节目展演举行
5月19日至5月23日,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上演"中国曲艺周精品节目展演"。相声、小品、评书等曲种的名家名段汇聚京城现出绝活。
参加此次曲艺周的演出团体包括中国广播艺术团、北京歌剧舞剧院、山东省济南曲艺团、江苏省苏州评弹团、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等。这次汇聚的曲艺名家,既有相声名家李金斗、李建华、常贵田、王佩元、李嘉存、李伟建、宋德全、姜昆,又有小品名家巩汉林、刘全和、刘全利,还有评弹名家金丽生、邢晏芝和山东琴书名家姚忠贤、杨珀等。
2007年5月26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十日,晚: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贾仑个人专场举行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为贾仑举办个人相声专场。贾仑的师父侯耀文、父亲贾冀光,相声演员李国盛、石富宽、魏兰柱、李金斗、宋德全、孟凡贵,贾仑的搭档连春建,贾仑的徒弟刘涛、郭伟,纷纷登台献艺,为晚会捧场、增色。他们的到来,使本周第188期俱乐部的门票几天前就提前售空。晚会当中,贾仑和李金斗、李国盛、石富宽、连春建合作,为观众献上了《八扇屏》、《楼上楼下》、《学艺》、《学哑语》、《和谐与安全》、《如此奉承》等不同类型的相声作品。
2007年5月30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四日,下午:潘庆武先生80周年诞辰暨从艺70周年祝贺会暨"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理论研讨会举行
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曲协、合肥市文联为举行潘庆武先生80周年诞辰暨从艺70周年祝贺会暨"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理论研讨会。安徽省市文艺界、潘庆武先生的弟子以及李金斗、李伯祥、杜国芝、魏文华、刘士鉴、张永熙等出席。
2007年6月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七日,10时30分: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拜连丽如为师,王月波、李菁拜贾建国为义父仪式举行
在李金斗和崔琦的主持下,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四个徒弟向师父连丽如,王月波、李菁两个义子向义父贾建国先后行礼。二老向六个年轻人赠送了折扇、醒木及相关评书资料,六个年轻人也向二老回赠了礼品,然后合影留念。
随后,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姜昆,著名作家苏叔阳,著名画家李滨声、李燕,著名书法家米南阳,相声名家常宝华、侯耀文、陈涌泉,评书名家田连元,以及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和实验中学袁校长等来宾先后致辞,向连丽如、贾建国夫妇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六个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继承北京评书的优良传统,为其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故未能莅临现场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清史专家阎崇年,评书名家袁阔成、田占义及相声名家常贵田,特地写来贺信贺辞,祝贺此次收徒仪式圆满成功。
2007年7月6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二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缅怀侯耀文纪念演出举行
为缅怀侯耀文,7月6日至7月8日,相声界在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连续举办三场纪念演出。
演出由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秘书长宋德全主持。他代表俱乐部的全体演员,代表俱乐部主席李金斗,向侯耀文的去世表示哀悼。
来自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相声名家唐杰忠、郑健,来自天津的李伯祥、杜国芝、魏文华,来自沈阳的王平,北京战友文工团的崔喜跃,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陈涌泉、孟凡贵、刘颖、张志强、康有纯等先后献艺,表演了不同风格的相声经典作品。
因为纪念演出的特殊意义,也因为众多相声名家的加盟,原定两天的演出座无虚席,为此,俱乐部临时决定,7月8日再增加一场。姜昆、李金斗、苏文茂、李伯祥、杜国芝、常贵田、王佩元、李建华、王谦祥、李增瑞、魏文华、孟凡贵、王平、郑建、李伟健、武宾等共同登台,表演经典的相声,包括侯耀文的代表作品,表达相声同仁对侯耀文的怀念之情。
悼念等活动
2007年7月7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三日,上午:侯耀文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侯耀文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举行,大批民众和侯耀文生前的好友前往哀悼送别。
追悼会前一晚,郭德纲率领德云社全体演员,为侯耀文守灵一夜。凌晨5时左右,侯耀文的遗体被从北医三院运往八宝山第一告别室。曲艺界人士向遗体告别从大约6时开始,9时基本结束,姜昆、梅葆玖、常宝华、李金斗、常贵田、唐杰忠、冯巩、黄宏、郭达、郭德纲、大兵、张国立、邓婕、朱时茂、袁德旺、孟欣、赵保乐、马东、常宽等参加,随后普通民众进现场吊唁。
整个悼念活动大约持续了5个小时,中午12时,侯耀文遗体火化完毕,他的亲人捧着骨灰盒,在郭德纲等人陪护下,神情黯然地离开殡仪馆。李金斗
2007年8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二日,上午:马季骨灰安放暨墓碑揭幕仪式举行
马季骨灰安放暨墓碑揭幕仪式在北京门头沟区万佛华侨陵园举行,马季先生的亲属、弟子及生前好友一百多人到场送马季先生最后一程。
8时30分许,马先生的大弟子姜昆主持追思仪式,马先生的夫人于女士、儿子马东站在前排,相声名家李金斗、王谦祥、李增瑞、冯巩、笑林也参加了仪式。每位亲友手持一枝白色菊花,对着马先生的灵位三鞠躬。
2007年12月21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二日:庆祝甘肃曲艺50年暨甘肃省曲艺团成立30周年专场曲艺晚会举行
庆祝甘肃曲艺50年暨甘肃省曲艺团成立30周年专场曲艺晚会在兰州举行。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省级曲艺表演院团,中国曲艺家协会对此次庆典活动非常重视。邀请到李金斗、李建华等来兰参加庆典演出。同时,甘肃省的相声演员王海、王庆新、李金辉、张洪刚、程明亮等同台演出。
2008年1月2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四日:纪念高英培诞辰80周年追思会举行"纪念相声名家高英培诞辰80周年追思会"在无锡举行,包括刘兰芳、李金斗、李伯祥、孟凡贵、李国盛、李嘉存等在内的曲艺明星,一起追忆了高英培生前的点点滴滴。此外,众名家当晚还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为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台纪念高英培诞辰80周年专场晚会。
专场
2008年1月25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十八日:赵津生从艺30年相声专场晚会举行
由天津文联、天津曲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赵津生从艺30年相声专场晚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特邀天津市文联及京、津两地曲协领导和姜昆、王宏、李金斗、苏文茂、范振钰、杨少华、康松广、王辅廷等相声名家亲临晚会现场,并邀请田立禾、尹笑声、刘文步、李少杰、郑福山等笑星助演。
义演
2008年2月5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廿九日,19时30分:"爱心化冰雪真情暖人间--曲艺界抗冰雪赈灾大义演"举行
陕西快板演员张保和专门赶写赶排新节目,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广播艺术团为演出无偿提供舞美、灯光、音响,民族宫大剧院为演出提供场地,北京文艺广播作为协办单位为义演滚动播发消息,演员姜昆、李金斗、巩汉林、金珠、鞠萍、李扬等人不仅无偿演出,而且还在晚会现场捐款,中华曲艺协会的两位会长陈士良、付治国慷慨解囊,代表企业现场捐款十万元,门头沟永定镇和北京联拓集团的居民与职工也提出现场捐款献给灾区。
2008年3月30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三日,下午:"祝贺相声大家苏文茂从艺65周年"大型理论研讨会举行
刘兰芳、孙福海、吴文科、李金斗、丁元、回婉华、李伯祥、魏文亮,苏门弟子赵伟洲、刘俊杰、崔金泉及百余名艺术家济济一堂,搭建了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专家、学者们共同研讨苏文茂相声艺术特点及相声艺术成就,并就当今相声现状与发展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与会者在赞赏苏文茂艺术成就的同时,发出了"趁艺术家健在,抓紧对他的艺术进行研究"的呼吁。
2008年4月26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廿一日,晚:黄铁良从艺55周年专场演出举行
天津相声演员黄铁良先生从艺55周年专场演出在中国大戏院举行。演出段子有《数来宝》、《洪羊洞》、《武训徒》等,尹笑声、何德利、师胜杰、石富宽、李金斗、李建华、刘俊杰、王宏、刘彤、王殿云、应宁、王玥波等参加演出。
2011年9月7日保利剧院迎双节《越来越好》相声小品新作品演出,李金斗老师倾情演出,感兴趣的人联系我,票行天下。
2012年李金斗成功与广州爱尚装饰建材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多美居)签约!成为该公司品牌代言人!
艺术风格李金斗十三岁坐科学习相声艺术,拜相声名家赵振铎先生为师。他博采广收各相声名家的表演艺术特长,集北京的清雅,天津的火爆,东北的粗犷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
他把说、学、逗、唱巧妙的结合起来,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主流相声的技巧并运用到现实相声的表演之中,从而达到帅、卖、脆、快。
评价李金斗先后多次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获金奖,并在全国首届"侯宝林金像奖"电视大赛中,荣获"侯宝林金像奖",被评为全国当代最受观众欢迎的八大相声演员之一。他倡导发起的"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